close

 

  人,要經過多少的折磨與逼迫才會變成另一個人,或者說一個「非人」。

  一個失去人性、尊嚴、情感,彷若機器般難以讓我們認出的親友,我們還能直呼他的名字一如既往嗎?

  當一個國家將自己的人民殘害至此,它還存在國家的意義嗎?

  《第五條款》的人們生活在 這樣一個讓我們認不出來卻又熟悉的美國。

  

 

《第五條款》

 作者:克莉絲汀‧西蒙斯
 譯者:吳妍儀
 出版社:馬可孛羅文化
 出版日:2013年11月5日
 定價:320元
 ISBN:9789866319938

 

 

  經歷長久的戰爭後,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政府開始限制人民的生活,進而箝制思想與自由,這就是《第五條款》的世界。然而,世界以前不是這樣的,只是幾年的時光就讓世界的道德標準倒退兩、三百年,經歷過自由的人們要怎麼去熬這段光陰,尤其是正處於叛逆期的青少年們,如安珀與查斯。

  故事以安珀的角度去書寫,寫她怎麼在政府的統治下苟活,又有著不安於室的心情,寫她再度遇見被政府徵召從軍的戀人查斯,卻是在一個無比難堪的景況。此時,「我」還是我,至少安珀這麼相信,然而查斯卻是一個帶著冷漠殘暴氣息的陌生人,在兩人共同逃難犯險的日子裡,她要不要接續他們的過去,還是該逃開。

 

  同樣在陌生嚴酷政府的統治下,同樣有著反烏托邦的色彩,與《妄愛》不同的是,這裡的人們經歷過自由,即便是在戰爭的陰影下。擁有過的美好會讓失去的傷口更甚於從未擁有過的失落,如同吸毒般難以回頭,所以他們的屈服更顯可憐而焦躁,因為政府的作為及禁令與人們的思想觀念背道而馳,而他們只能在小小的片刻中偷回那些自由的妄想。

  同樣是高中孩子的愛情困惑,同樣在逃離跟繼續中猶豫不決,與《星星糖》相較之下,《第五條款》的安珀更能讓我有同理心。一方面是我脫離了高中時代的優柔寡斷,對愛情有種得與不得均屬天命的心情,另一方面在於安珀與查斯的狀態是外在環境打壓塑造而成,有種貧困孩子早當家的悲壯,讓人心憐並疑惑他們該怎麼走下去才能擺脫大環境的困境。

 

  克莉絲汀‧西蒙斯細細描寫了安珀的心情轉折與困擾,相對於此,其他角色顯現的是一種對應式的改變,少了內心世界的刻畫,更多在於行為的顯現。這樣的書寫手法可以讓閱讀者少了些角色代換的錯亂,但也讓我們更不容易察覺各角色的心情轉折,對於事件滋生的感動更是減少。當自我犧牲的幫助出現,留下的只是感嘆,少了點欽佩與不捨,當背義求利的瘋狂引發新的困頓,它只是事件而非另一個被迫求生的悲劇,雖然仍可知我們無法責備這樣的行為,因為這世界已經崩毀到只能靠這樣達到生存這種最基本的需求。

  整本書的節奏感略為緊張,但不至於讓人難以喘息,在情節與場景的跨轉中,帶著一些惡夢般的急促匆忙,還有些許屬於青少年的冒險犯難精神。這些孩子經歷過那些美好的時光,所以更難放棄所謂的自由,這些孩子將邁向人生的巔峰,恰好有足夠的體力與精神反抗衝撞體制,如同現今的香港年輕人。

  這陣子看到週刊報導提到臺灣是香港年輕人移民的首選,看完這個故事讓我忍不住將其連結。香港這一代的年輕人曾經在孩提時代歷過所謂的自由,也曾憧憬回歸後帶來的新生活,然而現在他們失落了,所以向外尋找另一種依歸。如同故事中的安珀與查斯尋找南卡羅萊納,如同《飢餓遊戲》的第十三區一樣,因為他們年輕並有足夠的本錢去衝撞體制,不管是在生理的體力、精神上面,或是對人性的無懼還有較低的人際牽絆都是一種改變世界的資本。

  我們無法知道現實的香港會走到什麼樣的地步,但我很好奇安珀與查斯究竟能否找到那個屬於他們的自由桃花源?本以為收到實體書就能看到結局,但查找資料後卻發現《第五條款》是三部曲,看來我有得期待了(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辣❤子 的頭像
    辣❤子

    辣子 戲

    辣❤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