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偷走的人生》提耶希.柯恩/商周
什麼是對神最大的不敬?
自殺,應該排名在各種宗教前幾位數的吧。
基督徒說自殺違反了十誡中「不可殺人」,也剝奪了耶和華賜給人的生命。
佛教認為自殺是大罪,犯了殺戒,會淪落三惡道。
(怎麼上面兩種看起來有點像?)
民間說法亦不鼓勵自殺,陳述著自殺者會每天不斷重複死亡歷程,直到陽壽結束的故事。
什麼樣的懲罰,讓人最害怕或是終能醒轉,不再以自殺為解決的方法?
什麼樣的信仰,使人能堅決抗拒這種看似最簡單、實則放棄並傷害一切的方法?
或者,一個動人的故事?
這,就是這本書-《被偷走的人生》,我翻開後直接看到最後一頁的書。
也是這次我在愛評口碑卷搶到的小說,也是《亞庫班公寓》、《被遺忘的花園》及《靈魂在左手》這幾本書當中,我最喜歡的一本。
封面的敘述,讓我認為這是一本愛情故事。
『支撐我睜開眼睛的力量,是為了再看妳一眼...』
『他在生日當天為情自殺,卻不斷在不同年的生日醒來...
他只有當天短短的二十四小時,可以挽救一切、
拯救心愛的人,但代價是...』
一個咖啡色的人影,有著大大的、紅亮的心。
書封的左上角,不大不小的字寫著【媲美紀優.穆索的新銳作家】。
那個寫了《然後呢...》的紀優.穆索?我看著這段簡短的介紹與封面上的敘述,回想起我看《然後呢...》的愉快與溫柔感覺,然後翻開這本書。
是的,這是一個愛情故事,從自殺的驚悚開始,然後有一個甜蜜的接續,接著…是一種無止盡循環的夢靨。
傑瑞米的努力、維多莉亞的渴望與恐懼、湯瑪與西蒙的抗拒和接受。
還有傑瑞米與傑瑞米的鬥智拉扯。
這麼多的努力,換得的真的足夠嗎?
為什麼主角威能沒有出現,失去的地獄卻近在眼前?
看到結局後,我忍不住想著,這是一本宣傳神的書嗎?
一本像廟口常擺的《地獄遊記》法文愛情版?
下一個浮現的念頭是,努力就能得到、或者說必須得到救贖嗎?
在人沒有面對自己的錯誤前,努力的立基點是什麼呢?
這感覺,有點像所謂的【第三類型錯誤(error of the third type)】
簡單來說,就是『用正確的方法,解決錯誤的問題。』
(H. Raiffa 說的「第三類型錯誤」係指在分析問題過程中,
發生了認定錯誤的現象,於是用正確的手段解決錯誤建構的問題,
即「頭痛醫腳,腳痛醫頭」。
William Dunn亦認為公共政策應以「問題建構」為最先、
最應先解決之問題,避免產生「第三類型錯誤」。 )
當理解、努力的方向是錯誤的,自然不可能獲得想要的結果。
知識的取得是這樣,面對生命亦然。
這也是傑瑞米最後所需要理解並面對的。
《被偷走的人生》與紀優.穆索《然後呢…》相同的是,他們都試著闡述一件生命所欲告知的事,以及珍惜它。
我很努力不爆雷,這是一本不該爆雷的書,不過比較起來,感覺還是小輸《然後呢…》。
這是最近每天早上叫我起床的咕~咕咕~
我小心的滑著軟毛毛拖鞋靠近偷拍,不過斑鳩大人不太賞臉軟毛拖鞋的無聲息,照樣快快飛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