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u...這應該不太算蛀書,說是絮叨該更貼切,且將就置於此分類唄,畢竟跟書相關,此時就羨慕起某些部落格系統使用標籤雲了。

  不過是背書整理史記筆記中的些許碎念,僅是隨筆二事。

  袁盎鼂錯列傳的筆記上有抄到宋朝洪邁寫的一段話「爰盎真小人,每事皆借公言而報私怨,初非盡忠一意,為君上也。嘗為呂祿舍人,故怨周勃,文帝禮下勃,何豫盎事?乃為非社稷臣之語,謂勃不能爭呂氏之事,適會成功耳,致文帝有輕勃之心,既免,使就國,遂有廷尉之難。嘗謁丞相申屠嘉,嘉弗為禮,則之丞相舍折困之。為趙談所害,故沮止其參乘。素不好鼂錯,故因吳反事請誅之。蓋盎本安陵群盜,宜其忮心忍戾如此,死於刺客,非不幸也。」

  和善的史記老師講述完意義及相關情事後,淡淡的說他的評論是較激烈的,有些地方略有所誤,如盎非怨勃,當勃遇廷尉之難是其出力致免於難,故勃後與其交好,又盎非安陵群盜,為盜者乃其父...等。

  今日復看全文,又知盎謁丞相非僅折困之,尚以理說之,因此得丞相引為上客;至於誅錯乙事,僅能言兩人結怨過深,錯亦欲藉吳楚亂事誅盎,因丞使言盎不宜有謀遂罷。

  整體觀之,盎確如老師所言,好名而敗於名。只因好那儒生高名,常行直諫之事,多有得罪他人而致己遭刺殺。

  復觀洪邁語出其《客齋隨筆》卷十,意指此評屬隨看隨寫之記事或點評,不正似今日吾以部落格隨寫些許書摘、心情?當然洪邁書寫之時可能存有流傳後世之意,但也可能如吾今日僅是劄記,略驚這般隨寫後可能延伸的狀態,但若因此不予自己散亂寫作之自由,亦是不能。唯吾部落格少人閑晃見之,亦無對他人行錯誤影響之實,甚幸,甚幸。

 

 

  又,今日觀佞幸列傳言文帝寵幸鄧通情事,不禁於書邊隨寫,現一併記之。

  言通僅以其身以媚上而已,又見其愿謹,不好外交,些許覺得這是愛情之樣貌,單純的只喜歡這人,無論其好壞與否、能力高低,又通知帝甚難為,故低調不出免其為難。

 

 

另記

  愿謹:經查教育部國語辭典,為「忠厚、謹慎」之意。

  中間有部分寫著寫著些許簡化用近文言之語,自己向來貪懶,遂常用這般半文言半白話,時或間有簡單英日語單字紀錄之惡習,今日趕著繼續讀書,也就不改了。

  又復查劄記一詞實義為「讀書時摘記下來的要點或心得。」,用以免除自己慣性似是而非的濫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辣❤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