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驚悚小說來看,它沒有史蒂芬金那種步步驚魂,隨時揪著心的緊密步調。

  以醫學系統內的人性觀之,它寫不出山崎豐子在《白色巨塔》裡,那種關於人內心善惡相互爭戰的絲絲入扣。

  但當我被問好不好看、推不推薦的時候,我一定是點頭說好看並願意推薦給朋友的。

 

 

  《貝納德的墮落》泰絲.格里森/春天出版

 

  它的懸疑多了點女性的溫和,一絲一線逐步編織出帶點緊張的氣氛。

  它的人性面較日本的調性光明鮮活些,少了那種沈靜而帶點壓抑的緩緩述說,多了點衝撞與質疑的美式風情。

  因此它擁有屬於自己的懸疑人性故事,那些在醫療系統中讓人恐懼、疑惑的細節,建基於作者曾任內科醫師的過去。

 

  誰是貝納德?

  我一邊看小說一邊尋找這個當為主角的人名何在,然而未果。

  因為他不是這個故事的主角,他是這個故事的寓意、過去以及我們不知道是否仍被遵循的軌道。

  貝納德在Wiki翻譯成克里斯蒂安·尼斯林·巴納德,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完成心臟移植手術的醫師,為器官移植立下重要的里程碑。因此,他的存在象徵著醫師為人們病痛的奉獻與努力,象徵著掌握醫學手術刀的那隻手有多麼莊嚴而重要,並且在專業上不可取代。

  1967年貝納德在南非進行心臟移植手術,術後患者存活了18天,在他之後的心臟移植手術裡,最成功的患者存活了23年。

  18天是一個希望,23年是一段人生。

  當自己的親人在生死交界處掙扎,無能為力的我們會多麼感謝這個希望的降臨,又會多麼期待希望能延長成一段新的人生,即便這需要以另一個人的生命做交換。

  是的,器官移植對於被移植器官的要求非常嚴謹,不是隨便屍體裡挖出來就可以用(那是科學怪人),成功的器官移植除了捐贈者與受捐贈者最基本的血型相同外,還有組織配對等相關細項數據,吻合的越多成功率越高,更重要的是器官自人體摘出的新鮮度及健康度。

  因此,捐贈者的來源幾乎都是遇到意外而腦死的、健康的、年輕或壯年的人們。是那些我們未曾預計他會離去的人們,如同我們家當年遇到車禍被判定腦死的弟弟。

  躺在醫院病床上的弟弟並不像死去的人,在呼吸器造成的律動裡,他安詳的入眠著。面對醫學上聲稱的死亡,我們難以理解,因過度意外與恐懼產生的神智空洞及巨大悲痛讓所有一切有種霧裡看花的隔閡,而在這之中撕開隔絕我們與現實薄膜的,是弟弟持續下降的指數,他即將離去。

  這樣的撕裂產生一種超出悲傷的清明,所以我們決定幫弟弟捐贈他的器官。這個決定做下,我們收到弟弟的同意書,他的指數回穩,讓他的器官能撐過腦死判定,讓這些器官能脫出他被留下,成為另一些人生命延續的基礎。

  只是,這樣的意外我們不希望多,也真的不夠多到可以拯救所有需要器官移植來救命的人們。所以,我們在口耳相傳間聽過關於落後國家的迷昏、偷割器官傳說,我們在狗血連續劇或相同等級的新聞裡知道有腎臟等非唯一臟器的近親器官捐贈,我們有故事如《姊姊的守護者》討論著家人在愛、捐贈、病痛折磨間的一切,還有電影《絕地再生》講著複製人以為器官捐贈庫的道德性。

 

  這樣的供需失衡,開始了這個故事。

  在複製人技術還沒辦法達到電影的標準時,有錢有權的人該如何取得器官,該如何讓他們至親至愛之人能跳脫那張該死的、僅以瀕臨死亡程度來排序的器官等候序列,在還來得及的時候讓他們更健康快樂的活著?

  以生命換取生命。

  去偷盜落單旅人的器官,去買社會邊緣孤兒的器官,將封閉國家監獄內的犯人作為器官預備庫......所有我們聽過或不敢想像的傳說在腦海中浮現。這是,用另一個人活生生的生命去換取自己至親至愛之人的希望,甚至換取自己的生命延續。

  「不,我不能接受這樣的事情。」看書的我們在心裡如此尖叫著。

  然而當躺在床上的人,那個為病痛折磨所苦的人是你怎麼也放不下的,當他的生命已經迫在眉睫,隨時可能因為等不到這個器官而痛苦的斷氣在你面前時,你要怎麼選擇?

  陌生人或自己人的生命。

  未曾親手操刀卻沾滿永遠卸不盡血跡的雙手,還能擁抱你最重視的人嗎?

  我願意付出的代價,至此。

 

  我們多麼希望有另一個恰好的意外,不讓我們的雙手沾滿血腥的拯救屬於我們的那個人。卻又多麼不希望有這樣的意外,讓另一個家庭崩碎。然而,器官移植等待的序列總是增生得比完成或死去的快,讓器官移植這個在醫療體系中逐漸茁壯的手術不斷處於一種饑渴的狀態。

  這樣的供需失衡,為這個故事建立了基礎。

  而我們會多麼希望這只是一個故事,而不是另一場脫出人性底線的醫療黑幕。因此,我把它作為一本好看的懸疑小說推薦給你,如同之前我推薦《潘朵拉處方》一般。

 

 

延伸閱讀

《白色巨塔》 山崎豐子
看完《白色巨塔》,不難理解為何會造成轟動,將封閉的內幕揭發出來,這種八卦傾向的內容本來就容易引起注目,山崎的筆法又引人入勝,人物的個性鮮明得彷彿她僅是如實描繪某個真實存在的人,毫無斧鑿之痕。又,書中許多專業的術語,不管是醫學上的、學會、選舉的,山崎都能將其寫得易懂又不顯輕疏,整套書看完,看到的不只是人性,還有不少醫學常識(?)。

《姊姊的守護者》 Jodi Picoult
我們怎麼知道現在做的一切是對是錯?怎麼知道所有以愛為名的行為是否該成立而確保被愛的人日後不會後悔或翻臉?怎麼知道不去做是否才是真的愛?

 《潘朵拉處方》 Sheridan James
《潘朵拉處方》寫的是醫療、是政治、是人性。
它並不是《白色巨塔》裡那種勾心鬥角、為求名利權勢的人性而已,它是一種普世的,與所有人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人性。
這是《潘朵拉處方》最吸引人,但也最叫人害怕之處。
你,要相信嗎?

 

arrow
arrow

    辣❤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