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kson的人格發展論將人的一生分為八個階段,從出生時的「信任與不信任」到老年期的「完美無憾與悲觀絕望」。每一個階段都有其心理社會危機及發展任務,個體如能順利完成則可將其轉化為下階段的資源,如否則造成下階段的阻礙。

  其理論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是12~18歲的青少年時期,個體會在這個階段進行自我認同與統整,如果失敗了就會造成自我角色的混淆。

  《小星星》中泰瑞莎的故事從Erickson的觀點來詮釋,正好是幼兒期、學齡前與學齡兒童期均受到挫敗,並延續至青少年時期產生自我角色混淆的狀態。

 

  那麼,身為主角的泰瑞絲呢?

 

   《小星星》 約翰‧傑維德‧倫德維斯特/小異出版

 

  單就書名來看,《小星星》沒有《血色童話》那樣吸引我(笑)

  但一看到是《血色童話》的約翰‧傑維德‧倫德維斯特所寫,再看簡介後我就忍不住心動的報名試讀了。

  那些藏在《血色童話》故事中的人性與執著能震撼到人心底深處,而《小星星》簡介中的孩子似乎讓人驚懼異常,一個過氣的歌手需要怎樣的執念才會養出這樣的孩子?

  我同時想著,或許這個孩子在約翰的筆下並不恐怖,只是自然而然的被養父這麼養育形成了,就如同孩子那種天真的殘忍一般,或如同吸血鬼的生存之道一般,那是一種天然的道路。而這樣的自然更能殺進人心,使人不寒而慄。

 

  就閱讀的體驗來說,《小星星》並不輸給《血色童話》,那些細小微弱的聲音依然在故事中低聲徘徊,從第一頁開始糾纏著讀者不放,直到最後一刻。

  約翰對於病態的描寫十分細緻,從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著手,讓讀者無時無刻都能感受到那種隱藏在正確無誤軌道上的不對勁。我們都知道那樣不對,但又好像沒辦法確切說出不行,所以只能看著故事中的人物傾斜,偏離了我們認知的正常軌道,進入故事的必然結局。

  開頭說到泰瑞莎的問題可用Erickson的人格發展論詮釋,但泰瑞絲這個萬人迷娃娃就不能僅以發展心理學概述之。

  她是約翰筆下獨一無二的存在,於本書之中。

  她的發展階段不正常到無法以任何發展心理學的理論概括,但也就是這樣的不正常特別吸引著她身邊所有的人,如同她在書中對他人呈現的魅力,她的行為也深深抓住讀者的目光,忍不住一頁頁的翻下去,嘗試揣測她的想法。

  因為這樣的異於常人,讓我到最後一頁仍不能確定她是否為人,或是一個人型的非人。

  也因為這樣的異於常人,她成了一塊使女孩們由常態進入變態的磁鐵。

  所謂的變態,簡單來說就是非常態,是處於人們規範外的行為,在青少年時期受挫的少女們已經游離於常態的邊緣,泰瑞絲的出現給了跨越界線的吸引力,讓她們迅速墜入變態的極端,成為另一個血色的童話。

 

  如果以小說的觀點來看這本書,我覺得《血色童話》的吸引力高些,《小星星》的特色在於主角介於一種似人非人的詭譎,讓人容易關注她而難以放鬆。再者,《小星星》更富有青少年成長問題的隱喻,不同於《血色童話》偏向奇幻寫實小說的寫法,這也是它比較突出並較《血色童話》更具劇情張力之處。

 

arrow
arrow

    辣❤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