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期末報告是從《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儒林外史》中做單人物分析或多人物比較,著實煩惱挺久。

  上個月,看了侯文詠在皇冠雜誌上的連載〈沒有神的所在〉,一時興起想寫金瓶梅,金瓶梅三人都得看完整本,或許來看王婆?再者,家裡除了金瓶梅有精裝本,其他四大名著都是線裝書,翻閱尚且不易,遑論報告尋資料得加標籤貼紙恐傷了宣紙。

  還沒個定呢,看到小說老師的部落格正連載金瓶梅小感,呀呀~這下心虛了,可真要做金瓶梅?或許,西遊呢?融合些許上回看林奕華導演西遊記一戲對人性的闡述來寫呢?

  西遊記翻了數回,聽學弟說他正是寫西遊,也快寫完了。不禁又心虛了,怎麼自己越來越混呢?書這當會沒翻多少,人家那兒已快結束。

  看來,非得定案看是寫哪書好好定性看完才是。

  絮叨只為了今早要翻金瓶梅數回好做決定,卻在看到出版說明時錯愕了。信手略閱「本書的重要,並不建築在那些穢褻的描寫上;就把書中所有穢褻的描寫,一齊刪除鑿盡,也自有其卓然可傳的真實價值存在著;--在我們現在的這個本子中,就可以見到這個情形;這是特點二。」這段突地躍入眼簾。

  什麼??這本被刪改過?還被刪除鑿盡?若是以前可能不覺有所礙,反正我看小說慣性偏好劇情多過細緻描寫。中文系念久了,不知怎麼的卻很要求原典呈現,總覺得那裡面藏了很多可以細看模想的空間,或是當時社會背景的反映,或是人心價值的改變,或是人與人微妙的分際牽扯...。「刪改」,尤其是頂著道德之名的,實實難以接受。

  唉唉~我想,我還是看西遊記吧,至少昨兒個吃晚餐、上課前,我翻得挺盡興。

  聽學弟的說法,他寫得是心理學的原我理論套用,與我的構思略有所異,那末試試吧。雖然有些還放不下金瓶梅,侯文詠寫得評論著實有趣,引得我四月底頻頻看望五月皇冠到否,現下又盼著六月的快到,等不及想看在六月的連載篇目又會怎麼說這書內的人兒呢。




附記碎念:
  竟然在《金瓶梅》當中看到我初至幼稚園任職時的薪資條,想必是隨手拿來作書籤的。我有隨手拿紙片、傳單、名片...做書籤亂夾的習性,結果常在找不到那寫著重要電話或訊息的紙片,又或者要去哪吃飯找不到名片可訂位,總是難戒這惡習,肇因於總愛隨手見書就翻,自然隨時有個五六七八本都在待讀狀態。
  又,發薪月份是3月,出勤日數4天,值班欄附註了我2/26到職,那麼那年剛好2月有29唄。
  另,本薪13,500,津貼1,500,合計15,000;所以,我那時的起薪一萬五?嘖嘖~~比現在的基本工資還低許多呢。
  再,全勤0,代班200,隨車100,扣掉事假12,500,那個月領了2,800元。
  看著手寫小小字的薪資條,許多當時的回憶湧上,只是些許數字與說明的記載,也可以為自己保留了許多滋味。
  想到《小太陽》裡,子敏帶孩子南下遊澄清湖的記事,亦是篇充滿數字記錄的小市民遊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辣❤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